別名
章舉《韓昌黎集》,鱆、望潮《閩中海錯疏》,小八梢魚、絡蹄《東醫寶鑑》,蛸《動物學大辭典》。
入藥部位
肉。
性味
味甘、鹹,性平。
歸經
入肝、腎經。
功效
養血通乳,解毒,生肌。
主治
血虛經行不暢,產後缺乳,瘡瘍久潰。
相關配伍
1、治產婦缺乳,①章魚乾30-60g,燉豬腳,連湯服。②章魚乾30-60g,花生60g,加少許豬油,燉湯服。(《廣西藥用動物》)
2、治癰疽腫毒,章魚搗爛,調冰片,敷患處。(《泉州本草》)
3、治宮頸炎,盆腔炎,陰道炎,①章魚3條,加米酒2杯,燉熟後內服。②章魚3條,雞冠花、海螵蛸各9g。同燉熟去藥渣,食章魚及藥汁。(《海味營養與藥用指南》)
4、治細菌性痢疾,章魚3條,米酒1杯。燉熟內服,連食數次。(《海味營養與藥用指南》)
5、治慢性盆腔炎,章魚250g,加米酒120g。燉熟後1次服完,連服7d為1療程。(《海味營養與藥用指南》)
6、治瘧疾,章魚與番薯同煮,食之。(《海味營養與藥用指南》)
用法用量
內服:煎湯,30-60g(鮮品用150g)。
外用:適量,搗敷。
藥理作用
1、抗應激作用。
2、增強學習記憶能力作用。
3、延緩衰老作用。
4、抑菌和抗腫瘤作用。
5、對血細胞凝集作用。
6、降低心臟跳動幅度作用。
7、預防胃潰瘍作用。
8、增強輸精管收縮作用。
使用注意
有蕁麻疹史者不宜服。
炮製
採集加工:春季或秋、冬季捕捉。用延繩釣法捕取,捕得後除去內臟,洗淨,鮮用或乾製成章魚乾。
形態特徵
1、真蛸,別名母豬章(俗稱)。胴部橢圓形,全長約達80厘米。頭部與胴部相連,短小,眼發達,周圍常有小形刺狀突起;頭頂中央有口,四周有口膜,口內具角質顎,似鳥喙。漏斗尖筒狀,漏斗器“W”型。胴體褐色,背部有稀疏的疣狀突起及灰白斑點。各腕稍長,長度相近,側腕較長,腹腕較短,順序一般約2>3>1>4,吸盤2行,雄性右側第3腕莖化,端器很小,略呈尖錐形,不明顯,系兩邊皮膚向腹面捲曲而成,縱溝不清,腕側膜較發達,形成輸精溝。內殼退化。
2、長蛸,別名石距《本草圖經》,烏蛸、長腿蛸、章拒、長爪章《中國經濟動物志·海產軟體動物》,八帶蛸(俗稱)。胴部長橢圓形,全長約達80厘米,體肉紅色,背濃腹淡,表面光滑,漏斗器“VV”型。各腕頗長,長度懸殊,順序列為1>2>3>4,其中第1對腕最長,約為第4對腕長的2倍,約為頭部和胴部總長的6倍。吸盤2行。雄性右側第3腕莖化,長度僅為左側第3腕的1/2,端器大而明顯,匙形,約為全腕長度的1/5。
3、短蛸,別名坐蛸、短腿蛸、短腳章、短爪章《中國經濟動物志·海產軟體動物》,飯蛸(山東),八帶蠟(通稱)。胴卵圓形或球形,全長約27厘米,體黃褐色。背面粒狀突起密集,且兩眼皮膚表面有淺色紡錘形或半月形的斑塊,每一眼的前方有一橢圓形的金色圈。漏斗器呈“W”型。各腕較短,長度相近,順序為4>3>2>1。余與真蛸相近似。
生長環境
1、真蛸,棲息於水深20-200米的泥沙、碎貝殼沿岸海底,白天常潛伏於岩礁縫內,夜間活動覓食,體大力強,以蟹、蝦及貝類為食。春、夏季分批產卵,卵很小,卵膜白色,長橢圓形。
2、長蛸,常棲息于海流較急的岩石間及水深60-70米的泥沙質海底,有時至潮間帶活動。
3、短蛸,棲息於潮間帶至水深90米的泥沙海底,但以水深處20-30米較多,有時隱藏於石塊下,退潮後可鑽入泥沙中。
相關論述
1、《綱目》:“養血益氣。”
2、《中國藥用海洋生物》:“養血益氣,收斂,生肌。用於催乳滋補。”
3、《中國動物藥》:“通經下乳。治產後乳汁不足。”
附註
短蛸 Octopus ochellatusCray體型較小,也供藥用。短蛸含章魚毒素(cephalatoxin),它對許多生理系統均有強烈效應,可使離體灌注的章魚和蟹的心臟跳動幅度降低,並停止跳動於舒張期;使兔的十二指腸增加收縮幅度,並抑制其呼吸;可使甲殼動物癱瘓。短蛸的提取物對小鼠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。